〔記者李文儀台北報導〕繼原民語、客語後,閩南語能力認證也要登場!教育部規劃在九十八年底舉辦全國首次閩南語能力認證考試,從入門到精通,分為六級發給能力認證,一百年起,國中小鄉土語言教師必須取得認證才能任教。

負責規劃閩南語能力認證的教育部國語會,今天將在本土教育委員會提出專案報告,國語會已訂定作業要點,將公開招標委由學術機構設計試題、考試方式等實施細節,原則上閩南語能力認證考試自九十八年底起,每年舉辦一次。

不分腔調六級認證

教育部規劃,閩南語能力認證不分方言腔調,分為入門、基礎、進階、高階、流利及精通等六級認證,考試將分為筆試及口試,測驗聽、說、讀、寫等能力。

教育部指出,九十八年底首度舉辦的認證考試,將以國中小總計約兩萬人的現有鄉土語言師資及教學支援人員為主,接下來再開放全民報考,不限年齡、人人都可參與。

有助篩檢鄉土教師

至於能力分級的考試方式,是要比照英檢、客語的分級測驗,還是採取考一次、依分數分級發證的模式,教育部表示,將由規劃單位視試題整體設計再決定。

教育部強調,閩南語能力認證可提升國中小鄉土教學的師資專業素養,目前教育部僅能以培訓方式篩檢鄉土教師,例如今年起未受過初階培訓的現職教師,就不得擔任鄉土語言教學;九十八年則規劃半數以上鄉土教師取得認證,然後逐年增加比例,一百年起未取得閩南語認證者,不得擔任鄉土教學教師。

可做入學就業條件

除鄉土教學師資外,教育部表示,現在有很多企業要求員工必須會講閩南語,也有醫學院規定學生學閩南語,以便與病患溝通,因此閩南語能力認證將像英檢一樣,未來可成為企業或大學規定證照之一。

行政院原民會及客委會已分別推動原住民語、客語能力認證多年,像客語分為海陸腔等不同腔調,以初、中、高級認證,今年就有八千多人報考,民進黨、國民黨的總統參選人謝長廷、馬英九,也先後取得客語能力認證。

原住民族語言能力認證則分為阿美、泰雅、賽夏等十四種族語,還有不同的方言別,今年認證考試就有兩千四百多人報名,合格率約五十二%。通過語言能力認證的原住民學生,教育部自今年起在升學考試給予較高加分。通過族語認證的考生還可報名參加族語教師等培訓,有助原住民就業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m9539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